肾结石怎么排出
一般情况下,肾结石是晶体物质,如钙、草酸、尿酸、胱氨酸等,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。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通常可以通过大量饮水、适度运动、药物排石、体外波冲击碎石、手术取石等措施将其排出体外。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一般情况下,肾结石是晶体物质,如钙、草酸、尿酸、胱氨酸等,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。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通常可以通过大量饮水、适度运动、药物排石、体外波冲击碎石、手术取石等措施将其排出体外。具体分析如下:
1、大量饮水
加水分摄入,每天饮水量保证在2000-3000毫升以上。大量饮水可增加尿量,对尿路起到冲洗作用,有助于较小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外,同时也能稀释尿液,减少结石成分的沉积,防止结石进一步增大。
2、适度运动
进行如跳绳、跑步、上下楼梯等跳跃运动。通过身体的震动和重力作用,使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,增加结石排出的机会。但如果结石较大或位置特殊,剧烈运动可能会引起疼痛或其他不适,此时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。
3、药物排石
根据结石成分和患者具体情况,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来促进结石排出。例如,α-受体阻滞剂,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,可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,扩大输尿管内径,利于结石通过;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等药物可碱化尿液,使尿酸结石、胱氨酸结石等在碱性环境中溶解、变小,从而更容易排出。
4、体外波冲击碎石
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,将结石粉碎成小块,然后随尿液排出。这种方法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,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等优点,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,且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血尿、肾周血肿等并发症。
5、手术取石
对较大的结石或上述方法治疗无效的结石,可考虑手术取石。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、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、开放性手术等。手术能直接清除结石,但创伤相对较大,术后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,且存在感染、出血等手术风险。
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如花椒、辣椒、大蒜等,以免不利于恢复。
参考资料:
[1]吴阶平,那彦群.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[M]. 2版. 济南: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