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经络图及走向图

概述

十二经络的循行位置遍布全身,承载着气血的流通,还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。治疗时注意保暖、避免受凉。

位置

十二经络的循行位置遍布全身,从头部到脚部,从内脏到四肢,无所不包。例如,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,下络大肠,还循胃口,通过膈肌,属肺,至喉部,横行至胸部外上方(中府穴),出腋下,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,至肘窝中,再沿前臂内侧桡骨尺侧缘,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,至大鱼际,沿大鱼际桡侧缘出拇指的桡侧端(少商穴)。其他经络也有类似的循行路径,贯穿人体的各个部位。

生理功能与穴位功效

十二经络承载着气血的流通,还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。肺经主管呼吸与免疫,大肠经关乎消化与神经系统;胃经与脾经则负责后天之本与气血调和;心经与小肠经则影响心脏与消化系统。膀胱经掌控水液代谢,肾经影响生殖与内分泌;心包经与三焦经则与心脏健康和情绪调节息息相关。胆经与肝经则分别影响消化、神经系统与情绪循环。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能有效缓解各种疾病症状,调和身体机能。通过刺激这些穴位,可以调节经络的气血流通,进而达到治疗疾病、保健养生的目的。

注意事项

治疗时注意保暖、避免受凉,以免影响治疗效果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经络的畅通至关重要。避免长时间熬夜、过度劳累、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。遵循十二经络的时辰规律,在相应的时间段内进行对应的养护或治疗,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。